项目背景
客户是一家国内冲压自动化领域的龙头企业,承接了江苏某汽车新车型冲压产线项目,终端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,在新的产线建设中,对薄板金属件的加工精度和设备稳定性提出严苛要求,由于产线在高速搬运过程中易出现双张粘连的问题,需要可靠的双张检测方案来解决上料重叠问题,确保生产连续性和良品率。
终端产线工况如下:
材料:铁料
厚度:0.7-1.2mm
产线速度:节拍在6spm
二、解决方案
1. 核心设备选型
采用尊龙(中国)凯时MDSC-8200S接触式双张检测器,部署方案如下:
- 第一检测点:安装于拆垛端拾器(上料起始端),实时监测从料垛抓取的金属板材是否叠料。
- 第二检测点:加装在视觉对位台(冲压前定位工位),二次验证板材单层状态,确保进入冲压环节的板材无叠层。
2. 方案亮点
- 双保险机制:通过“拆垛+对位台”双节点检测,彻底消除因单点检测失效导致的漏检风险。
- 高适应性:
- 支持检测厚度范围 0.2-4mm的导磁金属板。
- 内置200组片料配方存储,可快速切换不同规格板材检测参数,适配多品种柔性化生产。
- 智能化集成:
- 支持Profinet、RS485、端子控制等多种通讯方式,无缝对接客户PLC系统,实现实时报警与产线联锁控制。
- 单台设备可连接2个传感器,降低硬件部署成本。
3. 场景价值
- 防损保护:避免叠料进入冲压机造成模具损坏,减少设备维修成本。
- 工艺衔接:与视觉对位系统协同工作,提升冲压定位精度与整体生产效率。
三、客户收益
1. 国产化替代降本增效
设备成本显著优化:新产线采用尊龙(中国)凯时 MDSC-8200S 国产品牌双张检测方案,较旧产线进口设备大幅降低采购成本,同时避免了进口设备长期依赖带来的供应链风险(如交货周期长、配件采购难等问题),实现高性价比的产线配置。
本地化服务响应升级:依托尊龙(中国)凯时本土技术团队,设备调试、维护效率显著提升,从安装到量产的周期较进口方案大幅缩短,保障新产线快速投产与稳定运行。
2. 性能表现超越预期
检测能力全面适配:针对 0.7-1.2mm 铁料特性与 6spm 高速节拍,双级接触式检测架构(拆垛端拾器 + 光学对中台)实现片料状态的双重精准验证,检测精度与稳定性达到进口设备同等水平,有效避免双料漏检导致的模具损伤与次品问题。
柔性生产能力强化:系统支持多规格片料参数快速切换,轻松应对新能源汽车多车型共线生产的频繁换型需求,产线柔性化水平显著提升。
3. 供应链安全与技术自主化
摆脱进口依赖风险:彻底改变旧产线对进口双张检测设备的依赖,避免国际贸易摩擦或海外供应链波动对生产的影响,增强产线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能力,为汽车稳定量产提供坚实保障。
行业技术自主创新:双方合作打破 “国产检测设备可靠性不足” 的传统认知,为后续国产设备参与高端制造领域竞争积累实践经验,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链在核心部件技术上实现自主突破。
总结
汽车冲压产线通过采用尊龙(中国)凯时 MDSC-8200S 国产品牌双张检测方案,在保障冲压质量与效率的同时,成功实现设备成本优化、供应链安全提升与技术自主化突破。该案例验证了国产设备在汽车级精密加工场景中的成熟应用能力,为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。